五年前,寶馬總部的一通電話,讓邁克·賴歇爾特(Mike Reichelt)接過了新世代(Neue Klasse)這項史無前例的挑戰(zhàn)。最初的團隊只有60人,如今已擴展至250人;從疫情時期的一張“白紙”,到如今全新寶馬iX3全球首秀,這個項目一路走來承載了無數期待。
新世代是寶馬史上投入最大的項目(超過100億歐元),也寄托著品牌未來的競爭力。而賴歇爾特本人則把這一刻比喻為“迎來一個期盼已久的新生兒”。

近日,他在接受德媒《Automobilwoche》采訪時,分享了新世代的幕后故事:從“有了新世代,就沒有理由再拒絕電動車”,到“十分鐘補能370公里幾乎就像加油”,再到“讓新世代進入燃油車的價格區(qū)間”,賴歇爾特都給出了直率的回應。

問1:作為新世代項目的負責人,當看到全新寶馬iX3作為其首款車型揭幕時,您有何感受?
這就像迎來了一個期盼已久的新生兒。這無疑是最大的高光時刻之一:不僅對我個人,對整個團隊、甚至對整個公司都是如此。
尤其是在過去幾周里,大家的期待以及外界的期望值都在大幅提升。不過,現在還不是慶祝的時候。只有當客戶真正被打動時,我們才能說這是真正的成功。
問2:您是怎么成為新世代項目負責人的?
新世代項目的落地決定是在疫情期間作出的。當時我負責的任務,是把我們的縱置后驅架構擴展到電驅動。2020年8月,我接到了CEO齊普策的電話。他問我是否愿意負責開發(fā)一個全新的、專門為電驅動優(yōu)化的架構。我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我非常、非常愿意承擔這項任務。

問3:為什么要在疫情期間啟動項目?
當時已經很清楚,我們正面臨一個重大技術飛躍的階段,尤其是在電芯技術、電子電氣架構、顯示與交互概念,以及人工智能等領域。我們希望把這些前沿技術引入寶馬。
問4:當時是否已經明確,新世代技術將不僅限于純電動車?
最初的思路,是為一個純電動概念家族打造全新的技術基礎。但僅僅幾個月后,我們逐漸形成了共識:這次計劃中的技術飛躍將非常大,以至于我們希望將其應用到更多車型上。我們的目標是讓客戶始終能體驗到最新的技術——無論他們選擇駕駛的是純電動車、燃油車,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問5:從根本上說,新世代主要還是面向電動出行概念嗎?
我們分析過,為什么客戶對電動出行仍有顧慮。最后歸結為四個方面:續(xù)航里程、充電基礎設施、充電速度和價格。我堅信,在續(xù)航方面我們能夠完全滿足客戶的期待——全新寶馬iX3(50 xDrive車型)按照WLTP標準可實現800公里(CLTC為900公里)。
充電速度同樣如此:十分鐘即可補能超過370公里,這樣的充電體驗幾乎就像加油一樣。
至于充電基礎設施,這依然是個棘手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生活狀況。不過,憑借新世代在高續(xù)航和多樣化充電方式上的優(yōu)勢,這一問題也會得到緩解。在我看來,有了新世代,就沒有理由再拒絕電動車。

問6:但價格可能是個問題,電動車通常比燃油車更貴…
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的是,讓新世代的定價落在燃油車的價格區(qū)間。
問7:您所說的“價格區(qū)間”是指什么?
以全新寶馬iX3 50 xDrive為例:在德國的起售價為68,900歐元,并帶有頗具吸引力的配置。這個價格大致處于寶馬X3 xDrive 30e插電式混合動力與柴油版寶馬X3 xDrive 40d之間。到明年年中,我們還將推出一款約60,000歐元的車型,在續(xù)航方面也會有非常好的表現。

問8:一提到新世代,人們就會大量談到效率。為什么?
我堅信,效率是決定未來競爭力的關鍵。寶馬高效動力策略(Efficient Dynamics)對我們而言,多年來一直是重要的技術財富。在純電動車上,它的重要性更是被進一步放大。因此,我們投入了大量精力來優(yōu)化動力總成與空氣動力學。
在風阻系數方面,我們已經做到0.24——對于像全新寶馬iX3這樣的運動型多功能車(SAV)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表現。按照WLTP標準,全新寶馬iX3 50 xDrive的百公里平均能耗最低可達15千瓦時,這不僅極其高效,也具備很強的競爭力。

問9:在開發(fā)過程中,還有哪些重要的主題?
這里我們必須提到電子電氣架構。過去,它的發(fā)展主要是逐步推進的,而真正的飛躍在于我們轉向區(qū)域化架構,并采用高性能中央計算機(四個超級大腦)。
結合我們進一步發(fā)展的軟件架構,這一技術飛躍確保我們的客戶能在多年時間里持續(xù)獲得功能更新,并且覆蓋到車輛的所有領域。正是這一點,讓新世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軟件定義汽車”(SDV, Software-Defined Vehicle)。
比如說,其中一個超級大腦就是我們所說的“Heart of Joy”(BMW駕控超級大腦),它負責整合并控制所有與駕駛體驗相關的功能。

問10:關于用視平線全景顯示取代現有的iDrive系統(tǒng),討論有多激烈?
非常激烈。這畢竟是客戶一坐進駕駛位就能立刻感受到的東西。我們的全新顯示與操作概念,已經大大突破了當下的行業(yè)標準。我們并不想在車內堆砌更多、更大的顯示屏,而是希望營造出更通透、更寬敞的座艙氛圍。我們的答案就是視平線全景顯示(Panoramic Vision)——所有與駕駛相關的信息都會顯示在前擋風玻璃的下緣區(qū)域,這也是寶馬典型的“駕駛者導向”理念的進一步進化。

問11:當要負責這樣一個龐大的項目時,會不會也覺得有些忐忑?
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同時也要保持謙遜,還必須有一支出色且高度專業(yè)的團隊。在這樣的項目里,有些決策是不可逆轉的,這就意味著你必須能夠絕對信賴專家的判斷。但與此同時,這也是一件非常有趣、令人興奮的事。能夠有機會在一張“白紙”上啟動這樣一個項目,大概不會再有第二次。對一個開發(fā)者來說,這樣的自由度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問12:隨著全新寶馬iX3的揭曉,您和團隊的使命是否已經完成了?
當然沒有。全新畢竟“只是”第一款新世代車型。它當然非常重要,因為新技術是通過它首次進入市場的。
但新世代的真正潛力,還要等后續(xù)車型推出時才能真正展現。很快,新世代將在中國啟動投產。轎車版本也已蓄勢待發(fā)(全新寶馬i3)。到2027年底,我們將推出七款新世代車型,并把新世代技術應用到整個產品陣容中,涵蓋多達40款車型及其改款。因此,新世代依然是一項重大而令人興奮的任務。

寫在最后:
全新寶馬iX3的確承載了很多期待:既要實現技術上的突破,又要在價格上盡可能貼近傳統(tǒng)燃油車,這對寶馬和整個市場來說,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在激烈的競爭中,寶馬依然堅持“一切以駕駛者為導向”的鮮明特質,這是寶馬最具優(yōu)勢、也是消費者最熟悉的地方。而如果新世代能在全新的補能、續(xù)航、數字化等體驗中同樣兌現承諾,那就不僅意味著寶馬的成功,更可能推動整個行業(yè)迎來一次真正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