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日,沃爾沃“老將”漢肯·薩繆爾森(Hakan Samuelsson)再度復出。
面對令人失望的銷量、軟件故障、關鍵新車型的延遲,乃至美國禁售的威脅,沃爾沃大股東李書福寄希望于這位74歲的瑞典人。他曾執掌沃爾沃近10年,帶領沃爾沃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并主導完成沃爾沃上市。
近日,薩繆爾森接受了彭博社(Bloomberg)訪談。他談到重新執掌沃爾沃的感受,談到重振沃爾沃品牌的使命,談到作為一家中國公司子品牌的風險和益處。在他看來,并非所有西方品牌都能在向電動化轉型過程中生存下來。
以下為訪談節錄。

2021年,沃爾沃首次公開募股后,你在巔峰時刻離開沃爾沃。現在,這家汽車制造商陷入了困境,為什么選擇此時回來?
薩繆爾森:來兌現當初對投資者的承諾。這個承諾的基本信息是,電氣化是一個巨大機遇,沃爾沃將成為一個更有利可圖、更強大的電動公司。這是我們的承諾,也是他們的投資動力。
我的抱負是,讓這個故事重獲新生。經過一些修改,它仍然是我們前進的方向。當有人問我:“你能回來幫助公司重回正軌嗎?”我很快就答應了。
沃爾沃因推遲電動車型 EX90面世而計入了一筆巨額費用,有報道稱,將對 Polestar(極星)進行減記。還有更多壞消息嗎?
這些減記很具體,而且都與一款延誤車型有關,幾乎損失了兩年半的收益,而且無法恢復。那些客戶已經購買了其他汽車。這是一個簡單的解釋。
當然,汽車行業正處于充滿挑戰的境地。這是一場競賽,而且是一場越來越艱難的競賽,尤其對歐洲人來說。這是一個艱難時期,你只能擼起袖子,努力工作。
我必須承認,回歸之前,我并沒有確切分析賬目上有什么,也沒有考量這份工作有多艱難。當你把當下困境疊加特朗普的關稅和所有其他事情時,情況可能比我想象的更糟糕。
你為扭虧為盈設定的首要任務是什么?
成本。它可以為我們創造時間。接下來是銷售——改進營銷,改進我們投入營銷系統的精力,以及更加注重以績效為導向的領導力。
當這些目標達成時,接下來,就進入第三階段——重振長期戰略。我們電氣化速度有多快?我們還能回到自動駕駛地位嗎?我們需要恢復在科技開發中的地位,我們需要一些處于領導地位的燈塔項目。我們已經失去了這一點。
這次回來,你簽訂的是兩年合同期。你會考慮延長執掌時間嗎?
不。我的任務是找到一個能勝任這份工作的人。他必須是參與上述故事的人。公司內部有幾位候選人,兩年內完全可以勝任這份工作。當然,董事會也會考慮外部解決方案,但從外部引進總有點冒險。
今年8月,電動汽車銷量下降,而這正是沃爾沃曾經規劃的電動未來。你對這種趨勢有多擔心?
這的確令人不安。但說實話,對我來說,真的沒什么大不了。去年,我們從中國大量進口EX30 ,隨后就是28%的關稅,但這樣的關稅不可能持續。我們把汽車生產搬到根特(比利時),目前正在加速推進。
那款(推遲)車型的損失真實反映了盈虧狀態。我們現在有一個可靠計劃,通過改進這款車,當然也要降低根特生產成本,讓這款車的產量大幅提高。這就是為什么我對恢復增長充滿信心的原因。
未來5年,你對沃爾沃在全球汽車市場中的地位有何憧憬?
有一個領域非常困難,非常具有挑戰性,但我很樂觀,那就是實現未來汽車的全球架構——純電動和帶備用引擎的電動。以更好的成本,做到同一個全球架構,同時兼容區域車型,這是競爭對手很少做到,或者沒能做到的事情。我認為我們可以做到,與吉利一起。

在部分政府監管目標放松的情況下,沃爾沃的電氣化戰略是否還有意義?
如果我們快速實現電氣化,沃爾沃將變得更強大。但我們需要新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作為橋梁,直到充電樁隨處可得。戰略上,我們的方向沒有改變。實際上,根據充電基礎設施和客戶需求,可能需要在2030年后才能實現。
中國品牌如比亞迪、小米和極氪正在向全球擴張,他們的威脅有多大?
在中國,本土品牌已經占據一半以上市場,現在,它們正在進軍歐洲。這給歐洲人和美國人帶來了壓力,他們只能在日益縮小的市場份額上展開競爭。
不管我們歡迎與否,中國將成為未來全球汽車行業的重要參與者,而不僅僅是在中國。中國汽車工業越強大,我們與吉利的關聯就越有價值。
你會考慮與吉利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嗎?
不。這不是我們現在關注的問題。幾年前,我們就這樣做了。但在今天這個區域化的世界里——也包括對技術的限制——我認為讓業務更加區域化更好。
進入美國市場70年后,沃爾沃正面臨因中國股東而被禁止銷售的風險。這種威脅有多嚴重?
我不會太緊張。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而不是中國公司的一個部門。我們有治理規則,與股東保持一定距離。我們數據只共享于沃爾沃和客戶,不會傳遞到任何地方。我們的汽車里也沒有中國零部件。這是我們必須向美國當局展示的東西,我相信我們會做到。
如何在應對這種監管不確定性的同時,努力實現全球轉型?
我們不會對關稅或政治進行過多猜測。我們專注于核心問題。美國對數據安全和保護非常關注。誰有權訪問進入云數據,我們的治理系統到底是什么樣子?我們正在解決這個問題。
怎么看汽車行業發展?
汽車行業未來一定是電動化——沒有回頭路可走。在某些區域可能需要更長時間,但方向是明確的。在(大約)10年內,汽車全部會是電動化,但成本會更低。
就像主宰舊世界的福特、通用、豐田和大眾一樣,一定會出現新的領軍企業。在新世界里,會有2-3家非常強大的中國品牌。這使得傳統公司的生存空間更加艱難。因此,這將引發一波重組。有些公司會適應新的環境并生存下來,其他公司則不會。
是誰或者是什么在激勵你?
真誠的人會激勵我。我的座右銘是:如果無計可施,那就說實話。
前幾天,我聽了芬蘭總統亞歷山大·斯圖布(Alexander Stubb)的講話,他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講話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他說的是烏克蘭以及芬蘭在冬季戰爭中的類似經歷,你看,他是有感而發,而不是念稿子。我認為這是最鼓舞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