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9月各家車企扎堆上市新車,中國車市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豪華品牌到新勢力,從燃油車到混動、純電車,價格戰打得火花四濺。消費者一邊眼花繚亂,一邊暗自期待。但要說最有話題的攪局者,那么榮威M7 DMH當仁不讓。
新車官方指導價9.78萬元-11.48萬元;即日起至10月31日(含)前完成大定并鎖單的用戶,可享限時美好價8.58萬元-10.28萬元。它不是最貴的,也不是最炫的,但它可能是今年最“不講武德”的家用車,像班里那個低調的學霸,考試永遠前三,還總說“這次沒發揮好”。


這款車用多個關鍵詞擊中家庭用戶痛點:同級最長純電續航、首個搭載思考型AI、“五大件終身質保”、“零自燃終身保障”。沒有浮夸的PPT,只有硬核的產品力,我們來看看它究竟解決了哪些實際問題。
舒適性背后的用戶邏輯
傳統汽車座椅設計追求的是“不犯錯”的均衡性,而的工程師團隊大膽采用了“場景優先”策略。他們發現家庭用戶對座椅的抱怨存在代際差異:老人需要骶骨支撐,孩子渴望活動自由,中年駕駛者則關注腰椎保護。
榮威M7 DMH的解決方案很直接,把客廳沙發搬進車里。

榮威M7 DMH的副駕折疊設計可不是噱頭。38°視角調整讓后排乘客與駕駛員自然交流,全景沙發躺椅支持副駕一鍵折疊,可實現后排專屬超長腿托。
而且慕斯座椅的蜂巢海綿技術來自醫療床墊領域,22%柔軟度提升對應的是3小時連續乘坐疲勞度降低47%(上汽實驗室數據)。
不僅如此,榮威M7 DMH的mCDC動態懸掛,其特別之處在于用30毫秒響應速度抵消顛簸,比傳統懸掛快5倍,成本卻控制在同級油車水平。

這些創新背后是上汽對許多家庭用戶的跟蹤調研,發現相當多的用戶將舒適性置于智能配置之前。這些技術突破背后是產品邏輯的根本轉變,當電動汽車逐漸成為家庭的第二生活空間,人們對移動舒適度的期待正在向住宅標準靠攏。
AI交互的實用主義進化
在智能化升級方面,榮威M7 DMH這次玩真的,它的智能座艙不再是你問它答的機械對話,而是像有個貼心助手坐在副駕。搭載的豆包大模型能聽懂各種“人話”,哪怕“先導航去加油站再回家”的多任務要求,都能準確理解,反應速度比傳統模型快14倍。

最實用的要數場景化聯動功能。說句“孩子睡著了”,車子就會自動調整空調溫度、關閉車窗、播放故事等操作,省去手動操作多個按鈕的麻煩。這套系統還特別記事兒,上次你說喜歡26度的空調溫度,這次上車它就會按這個設定準備好。

手機互聯也做得實在,不管用華為、蘋果還是小米,上車自動連接,導航、音樂直接在中控屏繼續用。對新手司機很友好的駕駛輔助,能智能識別盲區障礙物,全場景智能泊車在倒車時連狹窄車位都能順利泊入,確實能減輕開車壓力。
好用的混動不止于省油
現在買混動車,大家最關心的就三件事:充一次電能跑多遠?油耗到底有多低?后期維修會不會是大坑?榮威M7 DMH用實打實的數據給出了答案。CLTC純電續航160公里,比多數競品多出至少10公里,日常通勤完全夠用;滿油滿電綜合續航2050公里,相當于北京到廣州單程不加油;百公里油耗穩定在2L左右,算下來每公里油費不到2毛錢(按上海當前油價計算),長途出行也不用心疼錢包。

混動系統結構復雜,很多消費者擔心后期維修成本。榮威M7 DMH直接給出“五大件終身質保”(發動機/變速箱/驅動電機/電控/電池包),首任車主沒有年限和里程限制。這背后是上汽作為“國家隊”的底氣。全球一流的品控實驗室、累計超1000萬公里的極端環境測試數據。用工程師的話說:“敢承諾終身,是因為我們真能做到。”

而且不同于某些品牌夸大宣傳“2000公里續航需特定條件”,榮威的續航數據來自更貼近實際的CLTC標準。車主實測反饋顯示,城市擁堵路段純電續航穩定在140公里以上,高速長途油耗普遍在2.3L/百公里左右。這種“說到做到”的產品力,才是家庭用戶真正需要的靠譜選擇。
總結
榮威M7 DMH的出現,讓10萬級市場再一次技術下放。mCDC懸掛以往是25萬以上車型配置,AI大模型更是30萬級新勢力車型的賣點。它的真正價值在于證明,家庭用戶不需要為冗余功能付費,精準解決核心痛點才是王道。當行業還在堆砌冰箱彩電時,這款車或許指明了下一個賽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