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看到,創業的賽道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態勢:一方面,像AI、機器人、醫療等熱門領域,吸引了大量資本涌入,這些賽道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一些公司身處十字路口,可能會失去方向感,不知道該如何布局未來。
不久前,在億萬創業營開營儀式的閉門會上,經緯張穎基于最一線的投資體感,對未來形勢和大家的疑惑給出了幾點建議:創業從不是追風口,而是做時間的朋友。現在最該做的,是把商業模式磨得更實,把技術壁壘筑得更高,把現金流做得更充足;資本寒冬篩掉的是泡沫,留下的會是能長成參天大樹的苗子。只要方向對了,再難的路,慢慢走依舊能夠看到曙光。
這段兩個小時的分享,信息量巨大。億萬7期學員前進四創始人肖荔基于自己的理解,整理了一份學習筆記,希望能對大家有一定借鑒意義。以下,Enjoy:
來源丨Vivian的AI進化論
前幾天參加經緯的億萬創業營開營儀式,身邊的很多創始人都在AI、機器人、醫療等賽道,而作為一家MCN公司的創始人,也讓我思考一個問題:在這樣一個人人都在談論AI、機器人、硬科技的時代,我們這種天花板不那么高、模式不那么“性感”的行業,未來在哪里?

很開心聽到了經緯創投創始合伙人張穎和另一位頂級投資者的內部分享。2個小時未經修飾的對話,信息量巨大。他沒有講太多高大上的理論,而是用最直接的語言,揭示了頂級VC當下的真實想法和給創始人的生存建議。
聽完后,我感到很多我們內部一直在堅持的樸素想法,在這里得到了印證和升華。我將其中最觸動我的幾點,整理分享給你。

1. 重新定義你的“終局”:你是“嚴肅的買賣”,還是“資本的故事”?
這是整場分享最核心的拷問。
張穎提到,創始人必須想清楚,你是在做一個“嚴肅的買賣”,還是在講一個“資本化的故事”。
資本化的故事:屬于大賽道、長坡厚雪的領域,比如AI、機器人。這類公司需要借助資本的力量,用高投入換取高增長和高倍數退出,商業模式上可以容忍長時間不盈利。
嚴肅的買賣:如果行業天花板不夠高,資本市場的想象空間有限(比如我們MCN),那么核心任務就不是去追逐風口和估值。任務是回歸商業本質:做收入、做利潤、做正向現金流。
這對我啟發巨大。這并非一個“好與壞”或“高級與否”的價值判斷,而是一個基于行業現實和自身情況的理性戰略選擇。對于我們來說,堅定地走“嚴肅買賣”的道路,意味著我們可以更專注于業務健康度,不被資本市場的短期情緒所綁架,從而構建一個更扎實、更可持續的商業閉環,我們不需要用“資本故事”的標尺來衡量我們“嚴肅買賣”的身材。
行動啟示:把公司當成一個嚴肅的生意來經營,將“健康的利潤和現金流”作為公司運營的第一要務,并圍繞它來配置資源和評估業務。計劃十一后重新梳理一下我們現有的業務布局中,哪些是真正貢獻利潤和現金流的“買賣”?哪些是為了“故事”而存在的(比如,是否在不計成本孵化博主、做不賺錢的業務線)。
2. 融資的藝術:最好的時機,是你“不需要錢”的時候
張穎分享了一個看似矛盾的觀點。他說:“最好的融資階段,就是你不需要有前期準備地跟潛在投資人的交流,才是最有意義的交流。因為你不經意的都能釋放出那種‘老子無所謂’的自信。”
這聽上去好像是說“不需要準備”,但緊接著又強調了做足案頭工作的重要性。這其實并不矛盾,我理解這是一個因果關系:那種“不經意”的自信和從容,恰恰來自于你背后無人看見的充足準備和公司健康的業務基本盤。不是在表演“我無所謂”,而是真的有底氣。
不做“隨性融資”:大多數創始人在融資上花的時間,80-90%都是在浪費。原因在于沒有做足前期的準備工作。
建立你的“大名單”:要花足夠的時間去調研,列出所有潛在的投資方(包括產業資本、地方政府、個人LP等)。研究他們過去一年的投資案例,判斷他們是否還有錢、是否還在投你的賽道,避免成為別人“Window Shopping”的免費行業顧問。
變“交易”為“交流”:在現金流健康的時候,主動與“高概率”名單上的投資人建立非交易性的聯系。讓他們了解你,跟蹤你,在你真正需要啟動融資時,溝通效率會指數級提升。
行動啟示:即便我們不主動追求融資,也應該有自己的一份戰略“大名單”。把與外界資本的交流,看作是獲取信息、建立連接、儲備未來可能性的方式。
3. CEO的第一性原理:對自己誠實
作為一號位,你對自己的求真其實是一切的基礎。
張穎認為,很多創始人非常勤奮,但做的決策正確率卻低于一半,根源就在于無法對自己誠實。
如何做到誠實?他給了一個量化標準:75%看數據,25%看感覺。
數據是最好的鏡子:公司的核心數據是變好還是變壞,是騙不了人的,比如人員、收入、利潤、虧損等情況。要定期、誠實地審視它們,而不是活在自己的想象里印象里。如果數據在持續變好,那70-80%就說明走在正確的路上。
感覺是對未來的判斷:剩下的25%,來自于你對團隊、合伙人、行業和自己的反思。
行動啟示:建立一個公司的核心數據儀表盤,每月與合伙人進行一次“求真會議”,只談數據和事實,不談感受和借口。誠實地面對問題,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結語:
張穎在分享中提到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很多人在非常的勤奮,非常的努力,用自己這種勤奮與真實能力,在把過去時代紅利與運氣給予他的財富快速虧光”。
在當下這個時代,這或許是最值得警醒的。對我們 MCN這類公司而言,最大的機會或許不在于追趕下一個風口,而在于回歸常識,做一個健康的、盈利的、對自己誠實的“嚴肅買賣”。
當投資泡沫退去,今天,才是真正考驗創始人的最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