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們聊過,15-20萬元轎車市場,是一個目前新能源產品最薄弱、合資燃油車依然占主導的細分市場,而且在其它價位新能源車份額不斷增長的當下,這個區間依然沒有一個真正的新能源爆款。
剛剛上市的領克10 EM-P,或許是最有可能改變這一現狀的產品。
17.38到21.18萬,限時權益價16.38到20.18萬元,和此前19.2到22.2萬元的預售價相比,領克10 EM-P意料之中地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下調。而了解到它具體配置和產品力之后,會發現這款車的打法,和目前15-20萬區間所有新能源車都明顯不同。
01
15-20萬元新能源轎車市場,存在巨大的銷量真空
雖然尺寸、設計方面有小幅調整,但領克10 EM-P,基本還是可以看作的插混版本。領克10 EM-P上市時,正值領克Z10上市一周年,而后者在過去一年的銷量表現,很不理想。
除了上市前三個月銷量破千輛外,領克Z10在其它月份里一直在月銷500輛的水平掙扎,與此同時,和Z10價格相近的插混轎車——領克07,銷量表現也沒強太多,月銷基本徘徊在2000輛左右。

這并不僅僅是領克面臨的問題,15-20萬元這個價位,始終是新能源車的銷量洼地。處于標桿地位的比亞迪漢,去年底還曾創下過月銷近3萬輛的高峰,但到今年也快速滑落,7月份漢DM-i、漢EV加到一起的上險量,已經不足8000輛。
去年底上市的小鵬P7+,最初也表現出了爆款潛質,月銷一度破萬,但這個勢頭沒能持續下來,之后銷量也明顯下滑,7月份P7+的上險量只有5000輛出頭。

除此之外,極氪007 GT、阿維塔06、智己L6等價格稍高,但各有特點、且性價比都很給力的新能源轎車,月均銷量也普遍只有三四千輛。而價格稍微再抬高一些,才有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這樣的爆款。
近期15-20萬元區間為數不多的亮點,是7月初才上市的奇瑞風云A9L,在當月的上險量就超過了4000輛,這對品牌號召力不算強的奇瑞來說,已經是一個相當亮眼的開局。當然,這也只是對于奇瑞自身而言,風云A9L并沒有改變細分市場整體的低迷。
所以,15-20萬元新能源轎車,該以怎樣的角度切入市場,如何討好該區間的潛在客戶,是一個讓所有新能源車企都頭疼的問題。
02
標配四驅開路,領克10 EM-P走“中價豪配”路線
16.38-20.18萬萬,單看領克10 EM-P的價格其實不算很驚喜,但是把它全系標配四驅這點考慮進來,再跟同級別的競品做下對比,才能看出它的價格是比較炸裂的。
首先是領克自家的Z10,雙電機版本起售價22.98萬,優惠后也要20.98萬;
以低價、性價比著稱的風云A9L,兩驅版門檻確實夠低,但只有20.79萬的頂配才給到四驅,優惠后19.79萬。

至于和領克10 EM-P價格重疊最高的比亞迪漢和小鵬P7+,目前全系都沒有四驅,和領克10 EM-P尺寸相當的漢L,四驅版的價格門檻高達25.98萬。
也就是說,目前B級以上的新能源轎車,不缺低門檻的高性價比車型,但是把雙叉臂前懸+雙電機四驅同時配齊,又能把價位殺到16萬出頭,目前只有領克10 EM-P一款。
也正是因為市場上不缺低門檻的大尺寸新能源轎車,所以領克10 EM-P繼續走低價路線的話,很難依靠性價比打出優勢。而以相同的價格,用雙電機四驅打同價位的兩驅競品,再結合領克本身的操控和運動屬性,Z10 EM-P就獲得了一個獨特標簽,有可能吸引到那些瞄著小米SU7、Model 3,但預算有限的客戶群體。
03
標配四驅只是標簽,領克10 EM-P其它方面也能打
由于15-20萬價位沒什么大的爆款,領克10 EM-P也就沒有一個值得瞄準的標桿,綜合考慮的話,比亞迪漢DM-i、漢L DM-i、風云A9L等插混車型,以及小鵬P7+這款銷量相對較高的純電轎車,算是值得對比的競品。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我們目前了解到的情況,領克10 EM-P的四驅Halo入門版,最早要到今年12月才能交車,這點需要讀者們留意下。
尺寸&空間:

軸距超3米、車身超5米,再加上雙叉臂前懸,領克10 EM-P在尺寸和底盤硬件上,都是無可爭議的C級中大型車。比較有趣的是,領克10 EM-P比Z10加長了22mm,車身長度恰好和漢L的5050mm持平,不知道是否有意為之。

▲領克10 EM-P

▲小鵬P7+

▲奇瑞風云A9L

▲比亞迪漢DM-i
雖然尺寸夠大,領克10 EM-P并不算一臺以空間見長的中大型車,后排還存在地臺偏高、雙腳不容易伸進前排座椅下方的問題。但是除了小鵬P7+格外寬敞外,其它幾款同級競品的空間水平也都中規中矩,因此空間并不算領克10 EM-P的短板。
動力&續航

因為全系標配雙電機四驅,領克10 EM-P在動力方面的優勢就不用多說了,風云A9L、漢DM-i主銷的后驅版,零百加速都在7-8秒區間,在當下新能源車型里是比較落后的。

領克10 EM-P標續版和長續版的零百加速,分別是5.9和5.1秒,盡管在四驅電車中不算亮眼,但在同價位兩驅競品面前,優勢是很明顯的。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純電續航。繼風云A9L配上33.68kWh超大電池組之后,領克10 EM-P的長續版,配上了更大的38.2kWh電池,進一步刷新了20萬內插混轎車的電池容量規格,純電續航達到了240公里。
相比之下,漢DM-i全系純電續航125公里,和領克10 EM-P的標續版相當,漢L DM-i兩驅和四驅版純電續航分別為200公里和180公里,都和領克10 EM-P的長續版差了一截。
輔助駕駛
上面我們說領克10 EM-P是“中價高配”,標配四驅只是一個基礎,在輔助駕駛的硬件配置上,這款車也是入門即拉滿。

此前領克Z10采用了單顆254 TOPS算力的Orin-X智駕芯片,領克10 EM-P則升級到了單顆Thor芯片,算力高達700 TOPS,同時采用激光雷達方案,硬件方面已經超過了小鵬P7+的雙Orin-X視覺方案。
不過正式上市時,領克10 EM-P新增的Halo入門版,采用了規格較低的Orin-Y芯片,但激光雷達繼續保留,且依然具備高速和城區NOA的能力。

至于其它車型,漢DM-i在20萬元內的車型采用Orin-N的視覺輔助駕駛方案,20萬元以上采用Orin-X+激光雷達方案。主打性價比的風云A9L,則僅采用了一顆128 TOPS算力的8620芯片,且全系沒有激光雷達,無法支持城區NOA領航。
當然,硬件配置拉滿,不代表輔助駕駛就能成為領克10 EM-P的核心賣點,整個吉利集團在這個層面都缺乏競爭力,但是起碼在硬件層面,領克10 EM-P在同價位做到了出挑。
座艙配置

座艙配置方面,領克10 EM-P的車機芯片升級為同價位主流的8295,同時搭配全新版本的Flyme Auto系統,車機方面相較漢DM-i、漢L DM-i和風云A9L都算優勢項目,在小鵬P7+面前也不落下風。

除此之外,方向盤加熱、HUD抬頭顯示、23揚聲器等配置,在領克10 EM-P上都是標配,中配開始還配上了車載冰箱,整體配置水平明顯蓋過了漢DM-i,也比P7+、風云A9L要完善一些。
舒適性配置

舒適性配置上,電動后備箱、隔音玻璃和前排的加熱、通風和按摩,在同級別里都是常規操作,而同競品拉開差距的,是其從中配開始,在后排也配齊了加熱、通風和按摩,相比之下,漢DM-i后排全系都沒有加熱、通風和按摩,風云A9L也僅僅從17.29萬開始在后排配上了加熱。
當然,這方面最給力的還是小鵬P7+,全系標配了前后排的加熱、通風和按摩,同時后排座椅的靠背還支持了電動調節。

領克10 EM-P的后排空間沒有突出優勢,但也標配了電動靠背調節,對后排舒適度的提升比較明顯,而漢DM-i、漢L DM-i和風云A9L,后排都不支持靠背調節。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領克Z10,只有28.28萬頂配才給到后排電動調節,如今10 EM-P全系標配,也說明領克也注意到了這項短板,并進行了針對性的改進。
綜合來看,領克10 EM-P在動力和配置方面基本實現入門即豪配,但是考慮到純電續航,18.58萬240四驅Ultra版,應該是4個配置中推薦指數最高的版本。
不過如果不太在意領克的輔助駕駛,對純電續航要求不高,且預算相對有限的話,16.38萬的四驅Halo入門版,完全是值得考慮的。很多原本預算卡在15萬內的小伙伴,也有了抬抬預算選領克10 EM-P的理由。
04
領克10 EM-P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能否分流小米/特斯拉的客戶
經過各方面的對比能看出,領克對10 EM-P這款車投入了很大的決心,目標不是簡單的產品補充,而是真心想把它打造成一個爆款。
不過正如上面分析的,15-20萬元新能源轎車市場,目前并沒有十分成功的標桿產品,領克10 EM-P的產品力和性價比,相較同價競品已經足夠突出,但是即便超越這些競品,也并不足以讓領克10 EM-P成為爆款。
小米SU7的爆火證明,市場上存在大批高預算的消費者,愿意為滿足自身偏好和需求的產品買單,前提是這些產品,具備能夠真正打動他們的亮點。

領克10 EM-P顯然不具備取代小米SU7的潛質,但是依靠本身已經足夠出色的造型、操控和機械素質,以及非常突出的性價比,領克10 EM-P還是有希望承接一部分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以及全新小鵬P7等20萬元以上產品的銷量外溢。
而正式上市時新增的120四驅Halo版,把門檻打到16.38萬,這也讓中低預算的消費者有了踮腳夠一夠的沖動。
上打SU7、Model 3,下壓漢DM-i、風云9L,這是領克10 EM-P鎖定的生態位,如果這款車能夠成功,那么它就有望以新標桿的身份,吸引其它廠商重新審視15-20萬元這個細分市場,將這個新能源銷量洼地真正盤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