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定義,既是工業設計,也是商業決策。如何判斷一款汽車是否“成功”?盈利能力被視為一項重要指標。這并非是唯利是圖的資本慣性,它反映了市場需求的準確判斷,恰到好處的功能配置組合,以及合理的定價策略與成本投入等等。良好的盈利所倚仗的,正是清晰的產品定義,其關鍵在于明確車型的“有所為,有所不為”。
每一個成功的汽車品牌,都是產品定義的優良范本,這在市場內卷的時代尤為明顯。面對友商的爆款設計與配置競賽,一些車型盲目跟進,盡管在短期內刺激了銷量增長,卻因陷入同質化亂斗而動搖長期發展的根基,最終在喧囂過后銷聲匿跡。另一些車型,則恪守產品定義,新技術只是產品迭代的方式,以確保它們在不同時代都是人們心目中“應該有的樣子”。產品定義如同一條線,勾勒出一款車的形象,為車輛在外界波動中設立相對穩定的基準,并由此在市場中劃出一方天地。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卻又相對小眾的車型品類,越野車要如何做好產品定義? 2025年9月28日,由212越野車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2025汽車科技大講堂·硬派越野巡回課”走進同濟大學,將這一話題放在全球視野下進行了深入探討。
越野車的產品定義:時代賦予的可能性

縱觀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越野車型,不難發現它們身上的時代特征,其中就包括市場需求、消費者審美、經濟環境、技術水平,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了產品定義。彼時的應勢而生,便演變成了如今越野車的獨特風格。中國知名汽車行業產品培訓與戰略咨詢專家-歐楊先生分享了越野車歷史上產品定義的幾個典型時代。
例如二戰后,百廢待興、物資匱乏的年代,市場用車首先考慮的是低成本。因此,某越野品牌對首款車型的產品定義就是一臺成本低、可靠性強,同時滿足農用機具使用需求的車。如此一來,易于流水線生產的簡單方形結構、戰后余量充足的綠色車漆、適應農耕條件的高離地間隙、以及替代緊缺的鋼材改選用鋁合金,等等一系列標志性設計的誕生都變得順理成章。
再如七八十年代歐美經濟上行期,民眾生活日漸富足,對于車輛的性能、舒適性、豪華感有了更多的需求。這便促使某越野品牌開發出一個新的產品定義,即豪華SUV。在繼承越野幾何的基礎上,適當妥協通過性,將車身逐漸做大,以實現更充沛的坐乘空間;盤式剎車、橫式四驅系統、電子ABS、空氣懸掛等革新技術紛紛開始引入車內,以提升行駛品質;真皮內飾、雙區空調等舒適性配置也在后期逐步采用。全新的細分市場就此打開。

而當前,中國民族文化自信與汽車文化蓬勃發展的時代,212越野車承襲這一國民越野的基因,并依托魏橋集團在輕量化材料上的資源優勢,要走的是一條中國硬派越野傳承創新之路。魏橋汽車科技集團乘用車事業部用戶研究部部長兼二一二產品規劃部長-李中全用即將正式發布的212 T01高地版,展示了越野車產品定義在這個時代的可能性。
212 T01高地版是基于T01車型打造的官方改裝車,其車型由用戶參與共創共同定義。概念車在22屆廣州車展上一經亮相,便憑借極具復古情懷的造型設計,收獲了熱烈的反響。用戶高漲的改裝需求與近年來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是這一改裝車型得以推動的時代背景。而之所以采用用戶共創的官改形式,一是避免用戶后改常見的違規風險,廠家也在量產前有多達366項、累計超100萬公里嚴苛的測試確保可靠性;二是經調研發現,T01核心用戶的改裝訴求在于情緒提升,此車型由用戶充分表達訴求,再由設計師進行詮釋,以確保個性化創新與“方盒子”家族特征的平衡。
“方盒子”的越野審美:時代在變,風格永存

“方盒子”設計為何能風靡全球經久不衰?同濟大學汽車學院設計方向負責人及博士生導師-李彥龍教授用汽車的三次變革,生動詮釋了“方盒子“在時代洪流中的三次華麗轉身。第一次,從奢侈品轉向日常消費,方盒結構因足夠簡單、足夠可靠、成本可控,得以在市場普及;第二次,從軍用轉向民用,方盒子原是功能導向型設計,短小精悍且輕量化,后作為設計風格被延續到民用車上;第三次,從工具轉向情緒,當汽車不再只是工具,被賦予美學表達的訴求,方盒子造型可以是越野、軍旅、科幻等多種審美視角的延伸。
對于當代212越野車“方盒子”造型的成功,李彥龍教授認為絕非偶然。首先在功能上,“方盒子”滿足了實用價值,硬派越野需要空間大且利用率高,車身隨時為改裝做好準備;其次在個性表達上,“方盒子”承載著復興的責任,代表了特定的風格和生活態度;再是情緒價值,它不見得真的要去越野,也可以是一種越野感,在當前的社會壓力下也是一種情緒釋放的渠道。
在產品定義中,偏感性的設計定義因為缺少量化的指標,在投入市場銷售之前是很難判斷結果的。這時,定義的清晰往往比可驗證性更加重要。例如,低風阻的流線型設計與硬朗的方盒子設計,都經過了市場的驗證,但屬于兩種不同的定義流派,不能混淆。李彥龍教授用市場上的反面教材敲響警鐘:“卷是怎么造成的?其實就是定義不夠清晰,因為盲目,所以被裹挾著走。”
對此,212高地版的改裝做出了良好示范。外觀方面,傳承“一拱、二圓、三橫”的家族設計并輔以進氣格柵點綴,保持硬朗輪廓的前提下整體放大車身尺寸、基于穩重的“塔式”車身融入后臉的全新點綴。內飾方面,高地版延續結構主義兼極強功能的設計方案不變,在材質和顏色上加入復古風格,其設計毫不違和。
結語

復興并不等于復刻。212越野車所做的并不是還原60年代的越野情懷,而是復興中國越野車文化。這條復興之路正在持續的探索、創新中,朝著新的時代走去。而面對接踵而至的市場浪潮,無論是智能化還是新的審美趨勢下,212認為品牌的核心在于保持吸引力。一方面通過持續的產品迭代,跟進時代步伐,讓更多人參與到品牌的體驗和傳承中;更重要的是,堅守品牌的特質,做好品牌的長版,這需要在一味的趨同中學會說不,才能打造品牌獨一無二的魅力,講出屬于212自己的故事。